更新时间:
拼音
[ juàn jiǎ shù bīng ]
基本释义
卷起铠甲,收起兵器。
成语属性
成语形式
ABCD式的成语成语结构
感情色彩
语法用法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出处
\"卷甲束兵\"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原文相关语句为:\"晋师三日馆谷,及癸酉而还。甲午,至于衡雍,作王宫于践土。乡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为楚师既败而惧,使子人九行成于晋。晋栾枝入盟郑伯。五月丙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丁未,献楚俘于王,驷介百乘,徒兵千。郑伯傅王,用平礼也。己酉,王享醴,命晋侯宥。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赐之大辂之服,戎辂之服,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秬鬯一卣,虎贲三百人。曰:\'王谓叔父,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晋侯三辞,从命。曰:\'重耳敢再拜稽首,奉扬天子之丕显休命。\'受策以出,出入三觐。卫侯闻楚师败,惧,出奔楚,遂适陈。使元咺奉叔武以受盟。癸亥,王子虎盟诸侯于王庭,要言曰:\'皆奖王室,无相害也。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队其师,无克祚国。\'及而玄孙,无有老幼。\'君子谓是盟也信,谓晋于是役也能以德攻。初,楚子玉自为琼弁玉缨,未之服也。先战,梦河神谓己曰:\'畀余,余赐女孟诸之麋。\'弗致也。大心与子西使荣黄谏,弗听。荣季曰:\'死而利国,犹或为之,况琼玉乎?是粪土也。而可以济师,将何爱焉?\'弗听。出,告二子曰:\'非神败令尹,令尹其不勤民,实自败也。\'既败,王使谓之曰:\'大夫若入,其若申、息之老何?\'子西、孙伯曰:\'得臣将死,二臣止之,曰:君其将以为戮。\'及连谷而死。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蒍吕臣实为令尹,奉己而已,不在民矣。\'\"
造句示例
1、无
相关查询
成语接龙
兵荒马乱
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兵连祸结
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兵临城下
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比喻情势十分危急。
兵强马壮
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兵戎相见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兵无常势
常:不变;势:形势。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用以说明办事要因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法去解决。
兵行诡道
兵用兵;行使用;诡欺诈;道方法。用兵可以运用诡异和诈伪的战法。
兵在其颈
刀架在脖子上。比喻危险已非常逼近。
兵连祸接
指战事、灾祸连续不断。
兵拏祸结
战争、灾祸连续不断。同“兵连祸结”。
兵强将勇
兵力强盛,将领勇猛。形容军力强大。
兵无血刃
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兵强则灭
指依恃军队强盛则毁灭。
兵销革偃
销毁兵器,放下甲盾。指太平无战事。
兵未血刃
犹兵不血刃。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兵不接刃
作战时兵器没接触。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兵出无名
出兵没有正当理由。亦泛指行事无正当理由。同师出无名”
兵不污刃
犹兵不血刃。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兵不雪刃
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兵慌马乱
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兵不厌权
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同兵不厌诈”。
兵微将寡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兵精粮足
兵士精壮,粮草充足。形容军力强盛,战备充分。
兵不血刃
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兵不厌诈
厌:嫌恶;诈:欺骗。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
本网站提供成语卷甲束兵的意思及拼音发音、近义词、反义词、英语翻译、卷甲束兵出处、造句等详细信息。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