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拼音
[ míng gǔ ér gōng ]
基本释义
比喻宣布罪状,加以遣责或讨伐。
成语属性
成语形式
ABCD式的成语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语法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战争等成语出处
先秦·孔子《论语·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造句示例
1、不惜~,这倒不仅是一种曲解,简直是一种诬蔑!★郭沫若《沸羹集·新文艺的使命》
相关查询
成语接龙
口诛笔伐
诛痛斥,责罚;伐声讨,攻打。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
兴师问罪
发动军队,声讨对方罪过。也指大闹意见,集合一伙人去上门责问。
攻守同盟
原指国与国之间订立盟约,战时彼此联合进攻或防卫。现多指坏人互相订约,为掩盖罪恶而一致行动。
攻城掠地
掠夺土地。同攻城略地”。
攻城略地
略:掠夺。攻打城市,掠夺土地。
攻苦食俭
犹攻苦食淡。形容刻苦自励。
攻苦食啖
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励。啖,亦作“淡”。同“攻苦食淡”。
攻苦食淡
攻做;若艰苦;淡清淡。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励。
攻苦茹酸
指劳苦艰辛。
攻城野战
城城池。攻打城池,野外作战。
攻过箴阙
指责过错,针砭缺失。
本网站提供成语鸣鼓而攻的意思及拼音发音、近义词、反义词、英语翻译、鸣鼓而攻出处、造句等详细信息。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