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让礼一寸得礼一尺:比喻以礼相让,事虽微而获益必大。
成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成语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成语蝉翼为重千钧为轻:把蝉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万斤的重量看成是亲轻的。喻指是非颠倒,真伪混淆。
成语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说话算数。
成语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成语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成语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情平静沉着。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成语卧榻之侧岂容酣睡:自己的床铺边,怎么能让别人呼呼睡大觉?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容许别人侵占
成语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成语知其一,不知其二: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还有另一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成语高不成,低不就:高而合意的,做不到或得不到;做得了、能得到的,又认为低而不肯做或不肯要(多指选择工作或配偶)。
成语教妇初来教儿婴孩:指对一个人施加教育应该及时及早。
成语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指各地各有各的风俗习惯。
成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象邻居一样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