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中国最神秘的文物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文化底蕴深厚,文物众多。在这些文物中,有些因其独特的造型、神秘的来历而被誉为“最诡异的文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秘这

老子的著作有哪些?老子的这些书主要讲了什么?

  老子的著作有哪些?老子的这些书主要讲了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老子的著作:老子在出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或《道德真

《红楼梦》贾宝玉对自己的婚姻,一点话语权都没有吗?

  古代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么《红楼梦》里的贾宝玉身份这么尊贵,对自己的婚姻,也是一点话语权都没有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

古典文学名著《太平御览》:方术部·卷十五 全文

  《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

古典文学名著《陶庵梦忆》:卷一·天砚 全文

  《陶庵梦忆》,明代散文集。为明朝散文家张岱所著。该书共八卷,成书于甲申明亡(1644年)之后,直至乾隆四十年(1775年)才初版行世。其中所记大多是作者亲身

面对宝玉百般调戏,金钏儿懒得回应,王夫人又为何生气?

面对宝玉百般调戏,金钏儿懒得回应,王夫人又为何生气?

  面对宝玉百般调戏,金钏儿懒得回应,王夫人又为何生气?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只看金钏儿被撵的这一回,

成语“千虑一得”有何历史典故?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如何解释成语“千虑一得”?有什么典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 千虑一得  【拼音】: qiān lǜ yī dé  【

《杜鹃花得红字》的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杜鹃花得红字  真山民 〔宋代〕  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  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  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旧东风。  至今染出怀乡

得知好友不幸,李白写下一首千古名篇

  我们都知道,古代时的读书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进入朝廷做官,所以就算这些文人们数次参加科举都不中,也仍旧坚持到垂垂老矣,大有一种不中榜誓不罢休的架势。但实际上

历史上有哪些描写楸树的诗作?诗人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历史上有不少描写楸树的诗作,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清风逶迤、花香馥郁的清晨,徜徉于河湄边,蓦然回首,竟与一株花团锦簇的楸树“撞了

陆游《卜算子·咏梅》:终生坎坷,却有绝不媚俗的忠贞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其诗

成语“抱残守缺”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抱残守缺”?有什么典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 抱残守缺  【拼音】: bào cán shǒu quē

布依族节日  布依族的端午节的有什么活动

布依族节日 布依族的端午节的有什么活动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布依族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唱山歌,熬草药,包粽子其乐无穷。在我国的许多地区都有着庆祝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布依族也和其他地区没什么两样,

成语“言犹在耳”出自于哪个典故?“言犹在耳”含义介绍

  成语“言犹在耳”出自于哪个典故?“言犹在耳”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  言犹在耳,说的话还在耳

宋代冷门诗人杜耒,写下一首诗惊艳了千年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杜耒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就像宋代诗人杜耒《寒夜》中描写的那样,月下梅花暗香来,情真意切度流年!这样的生活便是最有仪式感的生活

成语“枯鱼之肆”出自于哪里?是什么意思?

  还不知道成语“枯鱼之肆”的历史典故是什么?“枯鱼之肆”是什么意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  庄子家里很穷,到监河侯那里去借

白居易所作的《潜别离》,全文表现出无尽的无奈与遗憾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被后世称为”诗魔“。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二人合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合称

叶梦得《贺新郎·睡起流莺语》:此词为见故物怀恋人之作

  叶梦得(1077年—1148年8月17日),字少蕴,苏州长洲人。祖籍处州松阳(今属浙江),北宋刑部侍郎叶逵五世孙,曾祖叶纲始迁苏州。 宋代词人。在北宋末年到

独龙族的文化艺术 独龙族的独龙毯

独龙族的文化艺术 独龙族的独龙毯

  阿南(音)是我在独龙江遇到的一位19岁的少女。她告诉我:“我们独龙女孩子从13至14岁起,就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习纺麻织布,不会纺麻织布的女子被人瞧不起。到我家

明杨继洲(济时)撰《针灸专著》:卷二·周身经穴赋 全文

  《针灸专著》,又名《针灸大全》,10卷。明杨继洲(济时)撰,刊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杨氏根据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简称《玄机秘要》),参考明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