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梨古诗文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清代
> 但责己,不责人,此远怨之道也;但信己,不信人,此取败之由也。
但责己,不责人,此远怨之道也;但信己,不信人,此取败之由也。
出自清代的《
围炉夜话·第八五则
》
相关名句
采善不逾其美,贬恶不溢其过。
论衡·卷十八·感类篇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战国策·韩一·苏秦为楚合从说韩王
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
国语·吴语·越王勾践命诸稽郢行成于吴
不能兆其端者菑及之。
管子·侈靡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弟子规·出则弟
福由己发,祸由己生。
淮南子·缪称训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篇
誉人不增其美,则闻者不快其意;毁人不益其恶,则听者不惬於心。
论衡·卷八·艺增篇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老子·道经·第二十章
兴化致教,必由进善;康国宁人,莫大理恶。
后汉书·列传·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
猜您喜欢
君子不畏虎,独畏谗夫之口。
论衡·卷二十三·言毒篇
人犯一苟字,便不能振;人犯一俗字,便不可医。
围炉夜话·第一二九则
货尽而后知不足,是不知量也,事已,而后知货之有余,是不知节也
管子·乘马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篇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稼说送张琥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中庸·第二十章
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中庸·第十章
语言多矫饰,则人品心术,尽属可疑。
围炉夜话·第四十则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第二十章
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
格言联璧·接物类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陈羽
石崇
王之道
孔融
唐琬
李弥逊
王世贞
吴激
虞姬
陆文圭
王昭君
李龙高
姚宽
谢克家
魏源
刘安
曹邺
曾参
陈达叟
赵彦端
李重元
周德清
罗大经
陈琳
李约
释怀深
郑愔
何景明
裴迪
张榘
古籍
庄子
黄帝内经
资治通鉴
山海经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老子
史记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