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惜春风,何时一携手。
郎如洛阳花,妾似武昌柳。
两地惜春风,何时一携手。
起句以“比郎为洛阳花”为引,洛阳花,在唐宋的繁华岁月里,特指牡丹之尊。隋朝与唐朝仅隔一时代之遥,或许那时已有此雅称。至少,“洛阳花”已成为芳华绝代之象征。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女主人公心中的阮郎,定是那风度翩翩、仪容俊朗的君子。
接下来的“妾似武昌柳”,则以武昌柳自比,此喻堪称精妙。自晋代陶侃在武昌植柳之后,“武昌柳”便成为了诗词中的常客。杨柳婀娜,春日里柳眼初开,柳眉轻展,柳条如丝如缕,牵动着人们的思绪。它在水边楼阁旁摇曳生姿,月光下的亭台间掩映生辉。“妾似武昌柳”,其中的依依深情,无需多言已可体会。
然而,阮郎身在洛阳,而妾却远在汉南,千里之遥,我们共惜春风,脉脉柔情却难以传达。末句“何时一携手”,更是将这份深情推向了极致。未得携手的此刻,情感已如此浓烈,那么当真的携手共度时,那份情深意长、喜悦心境,自然不言而喻。而“何时”一词,又蕴含了多少的惋惜与清怨?
六朝文章,以小品文最为精妙动人,隋朝承袭六代遗风,此诗亦堪称诗中小品。作者身份虽不详,但诗中那份儿女情长,却似初恋后的离别之作。若阮郎得此佳作,定能体会其中深意,如同苏蕙之回文,情感在字里行间流转,难以自禁。
赏析
起句以“比郎为洛阳花”为引,洛阳花,在唐宋的繁华岁月里,特指牡丹之尊。隋朝与唐朝仅隔一时代之遥,或许那时已有此雅称。至少,“洛阳花”已成为芳华绝代之象征。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女主人公心中的阮郎,定是那风度翩翩、仪容俊朗的君子。
接下来的“妾似武昌柳”,则以武昌柳自比,此喻堪称精妙。自晋代陶侃在武昌植柳之后,“武昌柳”便成为了诗词中的常客。杨柳婀娜,春日里柳眼初开,柳眉轻展,柳条如丝如缕,牵动着人们的思绪。它在水边楼阁旁摇曳生姿,月光下的亭台间掩映生辉。“妾似武昌柳”,其中的依依深情,无需多言已可体会。
然而,阮郎身在洛阳,而妾却远在汉南,千里之遥,我们共惜春风,脉脉柔情却难以传达。末句“何时一携手”,更是将这份深情推向了极致。未得携手的此刻,情感已如此浓烈,那么当真的携手共度时,那份情深意长、喜悦心境,自然不言而喻。而“何时”一词,又蕴含了多少的惋惜与清怨?
六朝文章,以小品文最为精妙动人,隋朝承袭六代遗风,此诗亦堪称诗中小品。作者身份虽不详,但诗中那份儿女情长,却似初恋后的离别之作。若阮郎得此佳作,定能体会其中深意,如同>苏蕙之回文,情感在字里行间流转,难以自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