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诗人
田园诗派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流派,最重要代表人物为东晋诗人陶渊明。古往今来,陶渊明的诗作及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田园诗,它自成流派、一直影响后世诗人创作的发展,陶渊明的诗大部分取材于田园生活,来源于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深切感受,有的接近于口语,有的近似歌谣:有的直抒胸臆,直接表明了作者热爱躬耕生活之情,语言平淡而自然,朴实而又毫不缺乏色彩,给人一种清新、淳美的感觉、诗情画意的感受。
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一说寻阳郡柴桑县(今江西九江)人,另一说江西宜丰人,东晋末到南朝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 53篇诗文► 5条名句
- 述酒
-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 咏二疏
- 乞食
- 还旧居
- 桃花源诗
- 时运·其二
- 杂诗·其十一
-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 于王抚军座送客
- 闲情赋
- 饮酒·其六
-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 连雨独饮
- 劝农·其六
- 酬刘柴桑
-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 形影神三首
-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四
- 杂诗·其八
- 蜡日
-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 拟古九首
- 咏荆轲
- 归园田居·其三
- 五柳先生传
- 饮酒·其二
- 停云·其二
-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
- 桃花源记
-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 己酉岁九月九日
- 移居·其二
- 停云
- 移居二首
- 归园田居·其二
- 归园田居·其四
- 赠羊长史·并序
- 和郭主簿·其二
- 饮酒·其五
- 杂诗十二首·其二
-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
- 命子
-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 九日闲居
- 归园田居·其一
- 归园田居·其五
- 饮酒·其七
- 杂诗十二首·其一
-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其二
- 归去来兮辞
- 和郭主簿二首·其一
- 读山海经·其一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 55篇诗文► 1条名句
- 自洛之越
- 春中喜王九相寻
- 听郑五愔弹琴
- 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 渡浙江问舟中人
- 与杭州薛司户登樟亭楼作
- 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陈七赴西军
- 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 田园作
- 登望楚山最高顶
- 岁暮归南山
- 宿永嘉江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 送从弟邕下第后寻会稽
- 晚泊浔阳望庐山
- 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 登鹿门山怀古
- 送王昌龄之岭南
-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 凉州词二首
- 洛中送奚三还扬州
- 高阳池送朱二
- 耶溪泛舟
- 夏日南亭怀辛大
- 彭蠡湖中望庐山
- 都下送辛大之鄂
- 万山潭作
- 秋登兰山寄张五
- 洗然弟竹亭
- 留别王侍御维
-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 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 过故人庄
- 田家元日
- 夜归鹿门山歌
- 送朱大入秦
- 宿建德江
- 春晓
- 涧南园即事贻皎上人
- 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
- 初秋
- 早寒江上有怀
- 与诸子登岘山
- 清明即事
-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 入峡寄弟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 秋宵月下有怀
- 他乡七夕
- 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
- 赴京途中遇雪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jié),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134篇诗文► 12条名句
- 听百舌鸟
- 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
- 辛夷坞
- 酌酒与裴迪
- 崔兴宗写真咏
- 送刘司直赴安西
- 红牡丹
- 送康太守
- 济上四贤咏·成文学
- 漆园
- 辋川集·茱萸沜
- 送张判官赴河西
- 灵云池送从弟
- 齐州送祖三
- 送贺遂员外外甥
- 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
- 和使君五郎西楼望远思归
- 别辋川别业
- 送友人南归
- 早秋山中作
-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 观别者
- 田园乐七首·其五
- 赋得秋日悬清光
- 济州过赵叟家宴
- 辋川闲居
- 华岳
- 田园乐七首·其七
-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 宫槐陌
- 凝碧池
- 济上四贤咏·崔录事
- 早春行
- 送张五諲归宣城
- 春中田园作
- 陇西行
- 送平澹然判官
-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 偶然作六首
- 欹湖
- 燕支行
- 华子冈
- 木兰柴
- 哭孟浩然
- 晚春归思
- 春园即事
- 辋川集·斤竹岭
- 白石滩
-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
- 送李判官赴东江
- 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丘兰若
- 送沈子归江东
- 出塞作
- 送钱少府还蓝田
- 奉寄韦太守陟
- 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
- 过福禅师兰若
- 送梓州李使君
- 田园乐七首·其六
- 送方尊师归嵩山
- 过香积寺
- 西施咏
- 临湖亭
- 田园乐七首·其二
- 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
-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 戏题盘石
- 从军行·吹角动行人
- 青溪
- 送别
- 送杨少府贬郴州
- 待储光羲不至
- 秋夜独坐
- 至滑州隔河望黎阳忆丁三寓
- 田园乐七首·其一
- 鹿柴
-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 田园乐七首·其三
- 渭川田家
- 送杨长史赴果州
- 酬郭给事
- 寒食城东即事
-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 送邢桂州
- 陇头吟
- 终南山
- 归嵩山作
- 杂诗三首
- 送韦评事
- 杂诗三首·其二
- 积雨辋川庄作
- 桃源行
- 送李太守赴上洛
- 竹里馆
- 书事
- 榆林郡歌
- 寄河上段十六
- 送别
-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临高台送黎拾遗
- 少年行四首
- 洛阳女儿行
- 夷门歌
- 辋川别业
- 田园乐七首·其四
- 老将行
-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 冬日游览
- 观猎
- 渡河到清河作
- 画
- 栾家濑
- 送元二使安西
- 汉江临泛
- 新晴野望
- 李陵咏
- 终南别业
- 寒食汜上作
- 鸟鸣涧
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 ► 18篇诗文► 0条名句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 16篇诗文► 0条名句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出身河东柳氏,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 60篇诗文► 2条名句
- 巽公院五咏
- 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 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
- 戏题阶前芍药
- 南涧中题
- 闻黄鹂
- 送元暠师诗
-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首·其四
- 行路难三首·其三
- 永某氏之鼠
-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 初秋夜坐赠吴武陵
- 芙蓉亭
- 零陵春望
- 新植海石榴
- 别舍弟宗一
-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 送薛存义序
- 赠江华长老
- 离觞不醉至驿却寄相送诸公
- 零陵早春
- 夏昼偶作
- 始得西山宴游记
- 送豆卢膺秀才南游序
- 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
- 汨罗遇风
- 重别梦得
- 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
- 溪居
-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 吊屈原文
- 读书
- 哀溺文序
- 构法华寺西亭
- 囚山赋
- 岭南江行
- 咏三良
- 咏荆轲
- 首春逢耕者
- 小石城山记
- 钴鉧潭西小丘记
- 早梅
- 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
- 小石潭记
- 渔翁
- 永州八记
- 江雪
-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 登柳州峨山
-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 种柳戏题
- 种树郭橐驼传
- 夏夜苦热登西楼
- 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
-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 段太尉逸事状
- 梅雨